【青岛晚报】戏好,必有回响
青岛晚报2024年5月22日版面
《红高梁》《马向阳下乡记》为青岛赢回两次“文华大奖”。
5月19日,现代京剧《弄潮》二度晋京演出,唱响北京中央歌剧院。
5月17日、18日,话剧《烟火人间》在广西参演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。
5月28日、29日,吕剧《百川东到?!方诠笾菔」驶嵋橹行木绯∩涎?/span>
5月17日、18日,话剧《烟火人间》亮相桂林大剧院,在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中,一幅老青岛的“人间烟火图”勾起当地观众对青岛的向往。
5月19日,现代京剧《弄潮》唱响北京中央歌剧院,以京剧艺术呈现青岛港智能无人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历程,得到专家和戏迷的喝彩。
5月28日、29日,吕剧《百川东到海》将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剧场上演,这是鲁黔两地院团强强联合制作,共同推动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一次探索......
或许是偶然,三部出自青岛演艺集团的原创作品,在十余天内,于京、桂、黔分别上演,实则有内在的必然?!熬反醋鞯牟欢嫌肯趾透鞯乜ǘ?,是因为集团近年来的精品创作计划,前期有这样一个播种的工作?!鼻嗟貉菀占鸥弊芫碚爬秩罕硎?,正是幕后的长期布局,才有青岛原创舞台精品的“爆发式”开花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?!拔颐且孕旅婷?、新气象、新形态,做好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文艺美学表达?!?/span>
紧随时代
“演”青岛新故事
在青岛城市文化记忆中,舞台艺术一直是“青岛骄傲”的存在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青岛京剧团、青岛话剧团、青岛吕剧团、青岛歌舞团相继成立,一出出大戏、好戏,尤其是原创剧目,在不同的年代,带着不同的色彩,呈现出青岛这座“艺术之城”的文艺浪潮不断奔涌。
就在今年春,青岛文学馆策划推出的“新风——《柜台》晋京六十年特别展:从话剧到电影”,就展示了60年前青岛舞台文艺的一朵浪花:青岛业余剧作者高思国源于身边服务业的一件小事儿的创作,经过青岛话剧团的提升打磨,参加华东剧演、进京汇报演出,后改编成电影,又以京剧、吕剧、评剧等剧种出现,完成了一次青岛故事文艺输出的完整链条。
60年后,二度晋京演出的青岛京剧《弄潮》,展示给全国观众看的,是青岛时代楷模的真实故事,是京剧人的传承与创新。专家们认为,《弄潮》以京剧艺术呈现智能无人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历程,这部戏的创作体现了青岛市京剧院关注现实的艺术担当。
其实早在1991年,青岛市话剧院就曾创排过著名剧作家代路编剧的《海边有个男儿国》,把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码头工人的生活搬上舞台,获得了“五个一工程”奖。如今,《弄潮》反映的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艺术表达。“这是青岛市京剧院十几年来厚积薄发的一部戏,它贴合时代主题、颂扬当代工人?!鼻嗟菏芯┚缭涸撼ふ判辣硎?,“我们从200多个备选名字里选了‘弄潮’两个字?!薄歉龆剩凶拧铝⒊蓖房丁钠?。其实不只是港口建设者们在‘弄潮’,整部戏从创作、舞美、后期改编等环节都在‘弄潮’?!?/span>
在新时代,聚焦新的青岛,以创新的文艺形式宣传青岛,“这是青岛演艺集团理应担起的‘文艺担当’?!备涸鸺乓帐醮醋鞯恼爬秩喝缡亲芙?。
全盘布局
高起点多门类创作
“我们理想的规划是,创作的剧目既有正能量主旋律,也在市场上得到百姓的喜爱?!闭爬秩航馐?,因为集团拥有青岛市歌舞剧院、话剧院、京剧院,各大院团里的演职员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舞台艺术门类,可以创作出“既高雅又接地气的各种艺术门类的作品。”而不断推出丰富剧目的背后,有一盘早早落子的幕后筹谋:争取相关文艺扶持政策,根据院团特色下达创作任务,从题材上、创作计划方面提前统一策划,“提前一两年,甚至三五年。”
“精准”的策划,推动青岛精品的创作进程。《弄潮》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“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”“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”等,《烟火人间》纳入文旅部“剧本扶持工程项目”、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创作作品扶持计划“资助剧目”和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等,《百川东到海》入选山东省“齐鲁文艺高峰计划”重点关注调度项目、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等。如今三部挺立“潮头”的作品,从创排建组到排演过程、正式公演,都得到了各级文化部门的扶持与重视。
“这些年来,本地政府、企业给文艺创作强有力的支持?!钡H位熬纭堆袒鹑思洹返佳莸幕聘郏魑嗟骸袄衔囊杖恕?,参与、见证了青岛舞台艺术这些年的探索与成功?!耙蛭辛酥猩铰返母脑?,促成了话剧《里院》《烟火人间》的创作;因为青岛地铁的发展,有了话剧《地铁六号线》的诞生?!被聘鬯担庑┐醋饔胝?、企业的支持分不开。
无论是在青岛里院的实景演出,还是在剧院里的舞台演出,《烟火人间》都收获了满满的好评。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激动地表示:“这就是戏剧的魅力和使命,反映时代、照进现实、荡涤心灵,做观众喜欢看的作品,是我们的创作方向和前进的动力?!薄耙匀嗣裎行拇醋?,讲普通百姓的故事?!被聘廴衔馐恰堆袒鹑思洹吩谌熬缯寡萑米铱隙?、观众叫好的原因。青岛多部剧的多地花开,也让黄港感慨,“我们青岛文艺创作的又一个春天,来了!”
台前幕后
青岛文艺的更多探索
舞台之上,多门类舞台艺术“演”青岛多姿多彩;舞台之下,艺术带起的“青岛风云”在多地卷起。
台上的青岛方言、老里院故事,引得广西观众纷纷留言表示要到青岛“哈啤酒,吃蛤蜊?!薄肮壑诘娜惹槭浅龊跷乙饬现獾??!闭馊没聘廴鲜兜健堆袒鹑思洹范杂谇嗟何穆玫囊庖??!耙徊肯反鹨蛔恰辈⒎侵淮嬖谟谟笆幼髌分?,舞台剧做得好,也能让外地观众对青岛心生向往。
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,青岛吕剧也有着60多年的发展历史,“在新时代我们有传承、发展和传播吕剧艺术的责任?!栋俅ǘ胶!氛獠孔髌酚孟执杼ㄑ菀锴嗟嚎拐酵?,展示了青岛守正创新发展吕剧的探索成果。”青岛市歌舞剧院院长白洁表示,此次青岛吕剧《百川东到海》启程前往贵州,带着向外省传播山东“省粹”的任务。由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和青岛演艺集团联合出品,贵州省歌舞剧院将和青岛市歌舞剧院联合制作、演出该剧,这是两地文化演艺深度交流融合、共同推动舞台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一次探索?!肮笾菔「栉杈缭航幌炖滞拧⑽璧竿?、合唱团的演员、演奏员与青岛市歌舞剧院吕剧团、曲艺团、民族乐团的演员、演奏员们将共同演绎这部气势恢宏的原创作品。”
要拿奖,也要市?。灰埠们嗟汗适?,也要把青岛以文艺的形式宣传给世界。张乐群说,此前,舞剧《红高粱》、民族歌剧《马向阳下乡记》都为青岛赢得了“文华大奖”,并在全国乃至海外的演出,成功地为青岛文艺添彩。《弄潮》《烟火人间》《百川东到?!返染缒恳舱谌囊瘴杼ㄉ烈型蚰コ伞傲⒌米?、传得开、留得下”的精品力作。而演艺集团已经开始策划明后年的剧目创排,“艺术形式上做更多尝试,比如音乐剧、沉浸式话剧,做更多与文旅结合的舞台体验剧......”他强调,“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,是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,实现艺术价值的必由之路。”
一切的前提是“戏好”。青岛好戏让人念念不忘,必然在舞台上下带来连绵不断的回响。
观海新闻青岛晚报/掌上青岛 记者 贾小飞